目前分類:氣功相關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對整體眾生而言 , 無明習性沒有止息的一天。

對個人精進而言 , 經過無量大劫 , 是有成佛涅槃滅息之日。

如何維持每日靜坐的習慣?

自我發心, 沒靜坐時亦要守意內觀 , 心不放馳, 強迫約束一個禮拜 , 通常會嚐到法喜的滋味 , 自然不喜染塵, 更不喜來知識賣嘴皮, 靜坐欲罷不能。
文章標籤

bethv80f0m7v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如來宗,打坐,禪定,要呼喚妙禪名字,這是他的催眠法,
因為你自己要去做的,像我就不會去理他,因為人各有志,
所謂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2.打坐,要擇地氣,也要做結界,也要請護法神,也可以念護身咒。

3.叫喚妙禪的名字,打坐,非常的不安全。
奉勸,要修行的人,要有智慧。
文章標籤

bethv80f0m7v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如身體的健康,心靈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每天留一點時間、一個空間給自己的心靈冥想,讓自己整理紛亂的思緒,暫時忘卻工作、忘卻煩惱,讓自己進入到一種全新的忘我境界中。

很多人誤會複雜的思考就是一種冥想。冥想是一種意境藝術,是專注於自身的呼吸和意識,感知生命每一瞬間的變化。在專注于一呼一吸的同時,記住自身最理想的狀態,讓自己沉浸在拋開萬物的真空狀態,找到心靈的平衡。

世界……正在……冥想……
現代人的代表性疾病就是各種生活壓力,因為壓力我們變得煩躁不安,進而導致各種疾病。而冥想(Meditation)是治療壓力的一個好方法。一個人冥想時,他會暫時遠離現實世界的繁囂,找回心靈深處的平靜和集中。在這過程中,不僅心靈得到了最大的安定,我們的身體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放鬆,找回了身體的健康和平衡。

隨著最近興起的 ‘Well-Being Life’ 生活方式,平時理解為屬於佛教徒的冥想越來越得到了廣大平常老百姓的青睞和喜愛。英國 “泰晤士(THE TIMES)” 報也曾報導 ‘冥想是解除壓力最好的一種方式’。另有實驗證明,經過8周冥想治療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感到幸福和變得積極向上,其各個身體指標也比平常人高出很多。
文章標籤

bethv80f0m7v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縱觀人類的千年歷史,哲學家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生命在於運動「型,一生都在四處奔走,為了求知,為了傳播自己的思想,比如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另一種是不喜歡多動,只是安靜地坐著,比如中國古代的大師們,王陽明也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都說,靜坐好處多得是,但大家也知道,真正地靜下來是非常難的。所以靜坐有很多門道,首先要環境要好,這個環境應該不受外界干擾,非常安靜;其次,靜坐的姿勢要得當。坐姿可有很多種,盤坐、立坐皆可,王陽明採用的是」立坐「,立坐就是「正襟危坐」:雙手平放膝上,背挺直,全身放鬆。最後,坐的過程中調整呼吸非常重要,不能張著嘴,應純用鼻呼吸,一面呼吸,一面數呼吸的次數,最後讓呼吸平穩。

...

ADVERTISEMENT

做好這三件事後,靜坐自我管理法才剛剛開始。 王陽明要人靜坐有兩個步驟,第一步叫做「息思慮」,也就是讓自己的心進入空寂境界。讓心空,佛家和道家會念口訣,儒家沒有口訣,但「天人合一」「陰陽變易」「貴和尚中」「知行合一」都是最好的口訣,念口訣時須念念相隨連綿不斷。如此可取得以一念代替萬念的作用,時間一久,自然入靜,但如果僅僅停留在此,那就是枯禪。所以有第二步「省察克治」,先省察哪些是私慾,內心固有的良知會幹脆地告訴你答案:好色、好貨、好名都是私慾。然後是克治,斬釘截鐵、絕不姑息地滅掉這些私慾。

...

大部分講心學「靜坐」的人,做到這裡就STOP了。但王陽明認為這是遠遠不夠的,這兩個步驟中必須要有兩件武器保駕護航,否則,靜坐要麼成為枯禪,要麼不如不坐。這兩件武器就是「誠意」和「謹獨」。

ADVERTISEMENT

誠意就是誠實地踐行良知給你的答案,一個念頭出現,良知自然知道好壞,留下好的,去掉不好的,這就是誠意。但這個聽上去簡單,做起來實在難。比如一念雖知好壞,然不知不覺就流走了。我們知道不義之財是壞的,可有時候卻經不住誘惑去取了。正是因為我們總不誠,所以王陽明才大力提倡「誠意」, 在靜坐中,我們揪出一個私慾,馬上就克掉它,這就是誠意;如果我們揪出一個私慾,卻姑息它,甚至不想克掉它,這就不是誠意了。那我們的靜坐也就失去了意義。

文章標籤

bethv80f0m7v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賞析:
取材自《紅樓夢》的<妙玉坐禪>楊牧以極為柔性細膩的筆調,從妙玉遁入空門的觀點,細細的敘述她「寡欲的表情」後面的「沸騰的血」。全詩的五個段落彷彿是五個樂章,是一個遊走於現實與幻想間的女高音。

這篇沒法複製,請點開看看:
http://mypaper.pchome.com.tw/122566707/post/1323022419

希望對你有幫助..

文章標籤

bethv80f0m7v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資料僅供參考,單憑一種學理其準確度有限,正確的命名方式應當了解當事者本身之命盤,針對其需求去進行命名!

若您需要我們的協助與服務,請點我

姓名學81靈動數的準驗度不到10%

我們統計上萬案例發現81靈動數準驗度,僅有不到10%的準驗度! 完全沒有規律性!

統計整合甚多案例,八十一靈動數理論實在非常不符合統計歸納的結果,然而如此理論卻是一直存在,誤導甚多社會大眾,我們重新整理統計了新靈動數,發現某些所謂的凶數,在格局搭配良好之下,其實更存在著良好特質,好的靈動數配上不良格局也是凶,因此取名不能只靠傳統的81靈動數!!!

同名同姓者,成就皆大不相同,因為牽涉到個人命理以及陰陽宅風水的差異影響! 父母家長若能自幼了解小孩或是自己在命盤上的負面缺點,努力在教育上尋求調整以及改善,人生必是大有可為的!

姓名具有81靈動凶數的名人以及首富,舉五個例子如下:

 

立法院長

文章標籤

bethv80f0m7v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ngjie138 Lv.1

  • 缂栧彿锛?23864
  • 鍙戝笘锛?
  • 澶磋锛氬垵鏉ヤ箥閬?/li>
  • 鐏靛姩甯侊細0
  • 璐$尞搴︼細0
  • 娌欏彂鏁帮細0涓?/li>


引用自: http://www.mhhf.net/news/details.aspx?id=462


文章標籤

bethv80f0m7v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祭改不需要每個月都去,版大要靜坐在下建議您,有空舌輕頂上顎靜靜地坐著。試試......
靜坐是讓身心靈休息、讓身心靈自我調整狀態的方式之一,靜為尊動為卑的不變原則之下才是真的靜定的功夫。看樣子您應該是走宮廟的吧!要不要改成去大廟呢?人為因素少很多也比較清靜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929205839AAUJ1O9


文章標籤

bethv80f0m7v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佛陀的指導而簡釋如下:

功德是善念善行中, 無所得.無所求而來的。

它的計算單位是"心量"

是看你的心量大小而遞增的

你以為作善事想獲取利益 , 想得到什麼回饋自己 , 有目的的善行. 這只是貪圖得利(貪念即惡), 而無功德
文章標籤

bethv80f0m7v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禪修並不容易,需要投入時間與精力,此外還需要勇氣決心與紀律,它需要許多我們平常不喜歡而且還會設法逃避的個人特質。這些特質簡單來説,就是兩個字“魄力”。禪修需要魄力,相形之下,坐下來看電視當然要簡單得多。因此,為什麼要費事禪修?為什麼要浪費可以出去玩樂的時間與精力?為什麼?答案很簡單,因為你是人。

——德寶法師《觀呼吸》

  禪修能從內在徹底轉化一個人

  《法句經》是本古老的佛教經典 (比弗羅伊德還早數千年),其中有一段説道:“你現在的樣子是你過去的果;你未來的樣子,則是你現在的果。惡念的後果會一直跟着你,就像牛尾被牛拖着走一樣;清淨心的後果也會一直跟着你,就像你自己的影子一樣。沒有人一一包括父母、親屬與朋友在內,能像你自己的清淨心一樣幫助你。訓練一顆良好的心,將會為你帶來快樂。”

  禪修的目的就是淨化內心,清除困擾你的貪心、瞋恨與嫉妒等煩惱,禪修為內心帶來平靜與覺醒,達到一種安定與內觀的境界。

  在這個社會中,我們都是受過教育的信徒,相信知識會讓人更文明。不過,文明只能從表面修飾一個人,讓高尚而世故的謙謙君子,承受着戰爭與經濟崩潰的壓力,卻一籌莫展,因為害怕懲罰及帶來的後果而守法是一回事,因為清除那會讓你偷竊的貪慾以及唆使你去殺人的瞋心而絕對地守法,則又是另外一回事。丟一塊石頭到河裏,流水會把它的表面磨平,但是它的內在卻不會改變。把那塊石頭丟到紅通通的火爐中,它會熔化,整塊石頭從裏到外就此改變,文明只會改變一個人的外表,禪修則能從內在徹底轉化一個人。

  禪修被稱為“偉大的老師”,它是淨化的爐火,透過覺知,緩慢而確實地運作。你的了解愈深入,你就愈是具有彈性與耐性,而且愈慈悲,變得像完美的父母或理想的老師,隨時準備好寬恕與包容。你因了解別人而愛人,因了解自己而了解別人。你深入內觀,看出自我的虛妄以及你自己的人性弱點,你了解自己並且學會寬恕與愛人。當你學會對自己慈悲時,那麼,對他人的慈悲也就油然而生。一個禪修有成者已經對生命達到深刻的覺悟,他或她必然會對世界有着深刻無私的愛,你的傲慢蒸發了,敵意也枯竭了。禪修很像是開墾新生地。要在森林闢出一片田地,首先得清理樹林,將殘株拖離。然後犁田,施肥與播種,最後才能收成。開發內心也一樣,你應該先清理路上的各種障礙物,把它們連根拔起,讓它們不會再長出來,接着你必須施肥,在心田裏灌注精力與紀律。然後你播種之後才能收割信心,戒律,正念與智慧的果實。

  值得一提的是,此處的信心與戒律有特殊的意義,佛教的信心,不是一古腦地鼓勵人們信仰經典,先知或權威人士。此處信心的意義更接近於自信。認知某樣事物為真,是因為你看到了它的運作,因為你親自觀察過它。同樣地,戒律不是盲目順從權威人士訂定的行為準則,而是因為你認知到它比你現在的行為更殊勝,而自覺與自發的一種健康的習慣模式。

文章標籤

bethv80f0m7v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現代人生活步調快,每天早上一睜開眼睛,LINE、各類通訊軟體與E-MAIL訊息總是紛飛而至,既忙又累時,工作效率低落,卻又沒有時間休息?這時不妨試試瑜珈的淨化法「一點凝視法」,不僅有助於緩解焦慮、放鬆身體,能提高集中力,還可以消除眼睛疲勞,改善乾眼!

瑜珈冥想淨化法 消除不安憂鬱、提高集中力

「一點凝視法」就如名字所述,是直盯著一個點看的冥想法,是瑜珈淨化法的一種,只要集中在一個點,就能消除眼睛疲勞、緩解焦慮,並有讓身體放鬆的效果。一直只看著一點,雖然仍有意識,卻會讓頭腦的運作停下來,自己創造出這樣的狀態,有益於讓身體和心靈放鬆。

日本瑜珈情報網站yogageneration指出,讓一直持續掃視四周、處理大量視覺情報的眼球固定在一個點上,強制思考也跟著固定,能感受到整個意識,有了一體感的實感,就能減少不安與憂鬱,並且從緊張、悲傷以及憤怒中解放出來,還具有強化判斷力和集中力的效果。

能改善眼睛充血與乾眼 提高眼周血液循環
文章標籤

bethv80f0m7v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定也可稱「三摩地」或「等持」或「正等持」,是依於相等已覺悟於佛法中可解脫的任一法門,而照著

這方法去做都稱為正定,而它所表現出來的境界是能於「亂中不亂」,這樣的修養便稱為正定或三摩地。

而禪定的範圍除了四禪八定、九次第定、那伽定等,還有三昧、三摩地、三摩缽提、奢摩他、毗婆舍那

等方法,正定只是其中的一個類別。

文章標籤

bethv80f0m7v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